图|电影《心理罪》
Kate Miller-Heidke-Fortify音频:进度条00:0003:36后退15秒倍速快进15秒
我最近喜欢上了玩狼人杀,准确地说是喜欢上了在这个游戏中的语言博弈,各式各样的心理暗示下,很烧脑,很好玩,即使拿到的是平民牌,也有很多种有意思的打法。
我有个学心理的朋友,她的心理学巨有天赋,以前她的班上有人偷钱,她瞄了几眼大家的表情,就找出了谁是小偷。她和我们一起玩儿狼人杀时,如果她是狼,她在第一局就自爆,然后指出谁谁谁是预言家,女巫,猎人,指导大家如何杀人。如果她是好人,不管是什么身份,直接颜杀哪些人是狼。我知道这个游戏聊场外非常地不遵守游戏规则,但是这个朋友就是这样玩儿的。
我因为很佩服她,就问过你学心理学,是不是很懂如何操控别人的心。
她想了想,说,心理学不是操控别人的心理,而是根据表面推理内在,或者根据内在推理表象,在探案上其实运用得很多,有一部小说写得蛮好的,叫心理罪,你可以去看一下。
我其实是个只爱看言情小说的人,但是出于好奇,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看了这本书,真的超级吸引人,我在家看完后意犹未尽,查到会有电影,十分期待。找这个学心理的朋友出来聊很久,问了很多问题,比如,主角方木怎么会心理画像呢。
她就给我解释,心理的作用确实能反馈在外表上,很多人下意识的行为,会渐渐在无意识中改变自己的。后来我们一起去看了《心理罪》这部电影。
虽然已经看过了小说,但是电影是展现了不一样的故事,李易峰饰演的方木,小说里是个阴郁的少年,在电影里,他最开始是自负的天才少年,将女友的事故融入到这场案件里,情绪的转变处理得十分精妙,从不能接受,到情绪失控,再到冷静下来但是曾经的骄傲和自负都不在,他演出了对生命的敬畏变化。无论之前是多么天赋的少年,到底没经历过痛彻心扉的生死,阴阳相隔是对他的考验,他挺过了,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。
电影只有两个小时,自然没法儿拍出所有的案件,所以融合了两件半的案件——非常巧妙,一起侦破后,正在庆祝,方木的女友死去,再彻底侦破。方木的心理画像是他的天赋,在没有经历生死之前,他全凭天赋探索犯罪的心理和外貌,在经历生死之后,他确实迟疑了,混乱了,害怕了,因为是自己深爱过的女孩,方木因为必须准确,反而迟疑混乱。但好在调整过后,他忍痛撕裂自己的伤口,探索伤口里的恶魔痕迹,找到了,正确了,他不再是天才,是知道疼的人,也能更加体会疼过的人,对生命有敬畏,才能更好地解剖人类。
两起半的案件有张有弛,跌宕起伏,很棒,没有什么尿点,会在你觉得松了口气的时候,又刺激你一下,会让你忍不住捏把汗,也会让你咬牙切齿,而你若没看过小说,也是没关系的,它的情节十分完整,而且内容非常猎奇,不是那么普通的警匪片,你会觉得,这是一部难得的良心之作。
我无论是看小说还是电影,十分精妙绝伦的一点是用婴儿的哭声吸引渴望鲜血的罪犯,这一段看得我提着心吊着胆,罪犯的心理被方木掌控得牢牢的,顺着他的话语着了魔,对着手机里的婴儿露出痴狂的状态,跟着丢出窗外的手机跳了下去。
我的朋友说看得很爽,很少有电影能把心理刻画描绘得这么传神,她说李易峰饰演的方木,分析得还蛮对的,心理画像那块儿很传神,一个人做出来的案件,能反应他的内心,又由内心来折射出这个人的外貌特征,很准。
我也意犹未尽,很高兴这是一部站在原著的肩膀上,走得更远的电影,它没有按部就班改一波后圈原著粉的票房,而是认真的将很长的小说,选取最适合改编的部分,全盘重新洗牌,展现出全新的东西来,没有那么多虚假的花招,给观众呈现的每一秒都没滑水。
很喜欢《心理罪》了,这波电影票钱不亏。
‘
-往期文章-